希日塔拉街道:提升12345热线服务效能?让热线“降量”服务“升温”
2025-10-10 03:13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
希日塔拉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切实提升12345热线的服务效能,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型升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到下雨天,这里根本没法走,味道呛人,还怕踩空。”希日塔拉街道居民向12345热线打去电话时,语气中满是焦急。原来,一场大雨过后,锡林浩特市鑫源小区2号楼临街的路面塌陷处积满了污水,还混杂着难闻的气味,行人纷纷掩鼻绕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希日塔拉街道接到工单后,迅速启动“首接即主责”机制,确定专人全程跟进、一管到底,坚决不踢皮球、不拖延推诿,第一时间联系反映人,组织人员到现场勘查,开挖路面查找漏点,协调相关商户厘清责任、联合施工。维修期间,街道依托电子台账每日督办进度,实时跟踪处理环节。不到72小时,管道修复、路面填平,曾经的臭水沟不见了踪影。
高效处置的背后,是希日塔拉街道12345便民热线创新机制的支撑。街道定期分析热线数据,精准梳理出诸如管道堵塞、物业纠纷、环境卫生等高频诉求,提前排查、主动治理。

今年6月起,希日塔拉街道组织各社区两委、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常态化下沉小区,设立“书记唠嗑点”,和居民坐在一块儿聊天,主动搜集苗头问题。“很多小事不用等到居民打电话,我们在‘书记唠嗑点’就能了解到,并且及时解决,大家都省心。”一位正在“书记唠嗑点”收集民情的社区书记说。同时,希日塔拉街道注重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建立了由街道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动工作群。一旦有热线工单涉及多个部门,街道会迅速在群里统筹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密切配合,大幅缩短了问题解决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让热线“降量”的同时,希日塔拉街道更致力于提升服务“温度”。推出了“惠民政策我来讲”短视频,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解读社保、公交卡办理等政策,并在各社区公开干部和网格员的电话,建立居民微信群,确保群众“一问就有人应、一呼就有人管”,让服务更贴近、响应更迅速。

从“有一办一”到“举一反三”,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希日塔拉街道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他们用脚步丈民情、以真心换民心,让12345热线成为一座有温度、有回音的连心桥,也在不断探索中践行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未呼、我先行”的基层服务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