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蒙东锡盟巴彦杭盖至胜利500kV输变电工程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2025-07-01 09:21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 浏览次数:
在“双碳”目标的强劲引领下,清洁能源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锡林浩特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 “六个行动” 为重要抓手,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日蒙东锡盟巴彦杭盖至胜利500kV输变电工程在锡林浩特市顺利推进,凭借创新驱动与生态优先的先进理念,为能源转型与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书写着崭新的篇章。
匠心筑基,打造草原输电“钢铁脉络”
蒙东锡盟巴彦杭盖至胜利500kV输变电工程总投资约1.45亿元,在锡林浩特市境内铺设74.3公里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并矗立181基铁塔。面对草原地质条件复杂、季节性冻土等难题,建设团队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塔基与环保型桩基础施工工艺,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对土壤的破坏。同时,创新运用三维建模,精准规划塔基位置与线路走向,既保障输电稳定性,又将施工对草原生态的扰动降至最低。施工期间,建设者们克服冬季极寒、夏季风沙等极端气候,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双达标。
科技赋能,构建智能输电新范式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数字化技术贯穿始终。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进行地形测绘,将线路规划效率提升40%;部署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实时监测铁塔螺栓松动、线路覆冰等隐患,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以上。工程还接入智慧能源监督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输电线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根据新能源发电实时波动,动态优化电力输送路径,有效提升输电效率与电网稳定性。此外,工程配套建设的智能变电站采用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故障自动诊断,运维人力成本降低30%。
绿色赋能,筑牢生态发展屏障
作为草原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协同发展的典范,工程在设计阶段就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估,避让核心草原保护区与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施工中采用“无痕施工”模式,通过铺设生态板减少车辆对草地碾压,运用生物降解材料处理施工废弃物,植被恢复率达95%以上。建成后,每年外送最大送出功率由不到100万千瓦提升至200万千瓦,不仅提升了绿色清洁能源的可利用率,更为锡林浩特市构建起绿色能源生态屏障。 ? ?
清洁能源,织就本地电网经纬
该工程在新建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及路径走廊拟定方面,充分考虑本地风能资源分布及近远期清洁能源规划发展需求,合理预留了线路输送容量裕度,确保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在满足同期百万千瓦新能源接入的基础上,更为远景新能源发展布局了合理电力输送空间,做到了远近结合,对本地未来能源发展有着较强的前瞻性,为当地新能源与电网和谐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