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擦亮“草原明珠”基层治理新名片
2025-07-15 09:05 来源:锡林浩特市委政法委员会 浏览次数:
锡林浩特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资源整合、化解矛盾、预警研判”三个环节,有力推进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平台化运行,有效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社会治安风险研判调度,实现群众诉求办理和矛盾纠纷处置“最多跑一地”。
一、科学选址,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市级综治中心按照“1+1+N”布局,即1个群众接待大厅、1个信息指挥调度室、N个功能区,科学设置公共法律服务、行政复议、信访接待、品牌调解、检察服务、诉讼服务、警调对接、轮驻等9个功能区以及涵盖交通、劳动争议、劳务、买卖合同、民间借贷、人身损害、征地拆迁、房产物业等方面矛盾纠纷的6个综合调解室,实现“一站式”服务全覆盖。12个苏木、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按照“四有”要求进行科学布局,统一悬挂综治中心牌子,高标准设置群众接待区、矛盾纠纷调解室、指挥调度室和入驻人员办公室。
二、全方位整合,推进部门入驻规范化
紧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目标,统筹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五大中心”职能,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人社6个部门单位派员常驻,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卫健、民政、退役军人事务、工会、妇联、团市委、法学会11个行业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派员轮驻,相关部门单位随叫随驻,吸纳交调、医调、婚调、诉调、税调、法调、律调7个调解组织进驻中心。编印规范性文件、制度汇编三册两版,内容包括登记受理、首问首办、研判预警、督办问责、工作流程等31项内容。
三、精细化管理,推进运行机制规范化
一是建立健全与入驻部门业务协同对接机制,以派单模式,将受理的诉求分类导入相应办理程序,并向办理部门发放转送交办单。并及时向综治中心反馈办理结果。二是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对矛盾纠纷化解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及时掌握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对办理不及时、不到位的部门进行提醒、督促、催办,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三是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议,对受理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分析,找出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研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2025年,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60件。
四、聚焦精细化,建立基层微治理体系
坚持党建为引领,网格为基本单元,不断完善“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体系,全市620个网格,共建立280个网格党小组,充分发挥802个专职网格员和热心公益事业、群众基础较好的1877个楼栋长(单元、联户长)的力量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机制。在牧区、依托8个综治“乌日特”,组织党员中心户、嘎查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等开展社情民意联排、安全隐患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等行动,同时担负政策宣讲、党员管理、社情收集、矛盾调解及隐患排查等工作,筑牢了网格治理组织基础。
下一步,锡林浩特市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说,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锡林浩特、法治锡林浩特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