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完成对辽代八角形木棺椁系统性保护工作
2025-10-22 08:44 来源:锡盟融媒 浏览次数:
近期,锡林浩特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展辽代八角形木棺椁系统性基础保护工作,围绕“控湿、防虫、防腐蚀”三大关键需求,结合文物保存现状,通过精细清理去除遗存表面附着物,采用科学加固工艺增强木构件稳定性,辅以专业封护手段隔绝外界损害;同时严格依据发掘原始资料进行复原,确保整体结构与构件位置完全复刻出土时的原始状态。
目前,辽代八角形木棺椁文物本体稳定性已获显著提升,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风貌得以完整留存,为后续深度修复、学术研究及活化展示筑牢根基。此次保护工作不仅实现了抢救性发掘与预防性保护的无缝衔接,更通过“省级考古单位移交+属地专业管护”的联动新模式,为盘活区域出土文物资源、释放文物社会效益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2022年,锡盟、旗两级文物部门对毛登牧场墓葬开展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根据墓葬结构和出土遗物的特征推断,墓葬年代为辽代中晚期。毛登牧场辽代墓葬是锡林浩特市近年来较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为研究锡林浩特市地区的辽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2023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锡林郭勒博物馆、锡林浩特市文物保护中心,对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辽墓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葬为辽代中晚期小型贵族墓葬,坐西北朝东南,全长19米,由墓道、过洞、甬道、砖券八角形椁室组成,出土琥珀串珠、片状玉饰件、铁铎、鎏金小铜铃等可移动文物,并发现特有的辽代八角形木棺椁遗存。
2024年4月8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将12件套出土文物正式移交锡林浩特市文物保护中心,这也是自治区考古院首次主动向属地移交发掘品。